"现在适不适合出手买房?"、"什么时候才是最佳买房时机?"无论刚需也好、改善也罢,这是购房者永远都绕不过的一个问题。
以史为鉴,可以知是非!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,中国楼市十多年来房价多次大涨的背景和原因,来看看当下是不是最佳的买房时机?
第一次:2005年
涨价背景:"国八条"首次提出要"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",购房者出现持币观望的心理,结果,房价在短暂的稳定后,出现井喷式上涨,多数城市一年内房价上涨幅度接近50%;
原因分析:隔空喊话的政策调控,无论措词多么严厉,对房价的影响都只是短期的;
现状思考:2018年以来,从中央到政府,多部门频频隔空喊话,但并不会改变"因城施策"和"稳定房价"的主基调。
第二次:2009年
涨价背景:2008年的金融危机,全国房价出现全面下滑,购房者的心理期待房价一降再降,市场观望氛围浓厚,直到国家出台"4万亿"救市计划后,市场快速回暖,2009年房价出现了报复式的反弹上涨;
原因分析:经济危机,会导致没实力的开发商"活不下去"(降价或烂尾),但也必然导致市场有效供应急剧减少,最终,品牌开发商掌握市场话语权,市场回暖后房价极易出现暴涨;
现状思考:虽然2018年经济疲软的态势仍在延续,但还没有迹象表明,中国会重蹈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老路。
第三次:2012年
涨价背景:由于2011年"限贷"政策的横空出世,可以说掐住了开发商的命门,很多开发商纷纷降价促销、以价换量,但限贷却被投资客视为投机的空间,最终,房价在短暂的回调之后,出现了连续24个月的上涨周期,也是史上最长一次的上涨周期;
原因分析: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,限贷,才是从源头上抑制投机炒房的"神器";
现状思考:2018年央行持续降准释放流动性超4万亿,近期多地房贷利率也出现了松动,这些流动性资金,会不会变相的又流向房地产?
第四次:2015年——2016年
涨价背景:在房价连续24个月上涨的压力下,监管层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调控措施:限贷、限购、限售、限价……"市场寒冬论"成为共识,最终,2015年过完年后,央行降息降准、限购限贷政策解除,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在2015年直接翻番;
2016年底,中央要求严格抑制房价过快上涨,各城市重申从严执行"限贷、限购"等政策,2017年楼市重新进入新一轮的下行周期,全国各地楼市出现分化……
原因分析: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。决定房价走势的核心在于供求关系,如果没有解决楼市供求关系的矛盾,任何限制措施,在政策解除或松绑之后,房价的报复式上涨都将会是大概率事件;
现状思考:2018年10月份以来,在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、广东放松限价、银行房贷利率下调,多地的限购政策在2019年陆续到期后会不会松动?
对比以上四次房价大涨的背景和原因,我们可以看出,政府保持房价稳定的决心从没有停止过,但每次政策底的到来,往往也是楼市一个新周期的开始。
相信,未来的楼市,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,依然美丽!
(丹阳房产网)